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抽血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染,规范的医疗抽血操作采用一次性无菌器械,严格遵循消毒流程,能完全避免交叉感染。
医疗机构采血需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一次性针头,操作前对皮肤进行碘伏消毒,医护人员佩戴无菌手套。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极短,暴露于空气中几分钟便会失活,无法通过间接接触传播。若采血后针头正确处理,不存在重复使用或器械污染的情况。
需要区分的是非法医疗行为或共用针具的高危场景。非正规场所可能因器械消毒不彻底或重复使用导致风险,但正规医疗机构抽血不存在此类隐患。日常献血、体检等医疗行为中,无需因担心艾滋病感染而拒绝必要检查。
预防艾滋病需重点关注高危行为: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拒绝毒品注射共用针具、孕产妇做好阻断治疗。普通人群通过医疗采血感染的概率趋近于零,若发生疑似职业暴露(如医护人员被污染针头刺伤),需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日常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