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病人通常需要持续服药至少2周后,传染性才会显著降低,但要完全消除传染风险,需完成整个疗程,一般为6至9个月。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在未接受治疗或治疗初期,痰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药物治疗是控制传染性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逐渐减少痰液中的细菌数量,从而降低传染性。
治疗初期,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通常在服药2周后,痰液中的结核杆菌数量会显著减少,传染性明显降低。但此时仍需继续服药,以确保彻底杀灭体内的结核杆菌,避免复发。整个疗程通常需要6至9个月,具体时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而定。完成整个疗程后,患者的传染性基本消除,但仍需定期复查,确保病情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肺结核病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随地吐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家属和密切接触者也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风险。饮食方面,患者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也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