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枕后位顺产几率约为60%-70%。多数枕后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自然旋转为枕前位完成顺产,但存在产程延长、器械助产或中转剖宫产的可能性。
胎儿体重是重要影响因素,超过3500克的胎儿自然旋转难度增加。产妇骨盆形态中,男性型骨盆或扁平骨盆易阻碍胎头旋转。宫缩强度不足时,胎头下降和旋转力减弱。初产妇因产道未经扩张,旋转成功率低于经产妇。胎头俯屈不良或仰伸状态会增大通过骨盆的径线。
枕后位产妇常出现腰骶部剧烈疼痛,与胎头压迫骶骨有关。产程进展缓慢,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可能低于1厘米/小时。胎头下降停滞发生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时需警惕难产。部分产妇出现排便感提前但无有效屏气用力的情况。胎心监护可能出现变异减速,提示脐带受压风险。
改变体位可采用手膝位或侧卧位促进胎头旋转。硬膜外麻醉可缓解疼痛但可能减弱宫缩,需配合缩宫素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宫口开全后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实施。产钳旋转助产适用于胎头已达盆底且符合低位产钳标准者。持续性枕后位合并第二产程延长超过2小时时需评估剖宫产指征。
孕期适度进行骨盆倾斜运动可增加骨盆柔韧性,每日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控制胎儿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孕晚期每周增重不超过500克。分娩时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利用重力作用辅助胎头旋转。出现规律宫缩后及时进食高热量流质食物保持体力,每小时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头下降。产后注意会阴伤口护理,使用环形坐垫缓解尾骨受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