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肥胖确实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体内脂肪过多会干扰激素平衡,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抑制排卵或导致月经周期紊乱。
肥胖与月经不调的关系主要通过激素代谢途径实现。脂肪组织可分泌瘦素和炎症因子,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当体重指数超过30时,约45%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60%-70%伴有超重或肥胖,表现为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中芳香化酶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持续升高的雌激素水平会负反馈抑制促卵泡激素分泌。这种激素环境易导致卵泡发育停滞,形成不排卵性月经。同时,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卵巢分泌过量雄激素,进一步加重内分泌紊乱。
轻度肥胖可能仅表现为经期提前或延后3-5天,重度肥胖者可能出现连续数月闭经。部分患者会伴随痤疮增多、体毛浓密等高雄表现。超声检查常见卵巢多囊样改变,性激素检测显示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比值大于2,睾酮水平升高。
控制体重是改善肥胖相关月经失调的核心措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提升基础代谢率。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保证每日膳食纤维摄入不少于25克,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临床治疗可考虑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或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定期监测体重、腰围和月经情况,必要时需内分泌科与妇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