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气胸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长期存活,预后与气胸类型、治疗方式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体型瘦高的青少年,通常由肺大疱破裂引起。这类气胸复发率约30%,但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或手术切除肺大疱后,患者寿命与常人无异。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潜水等可能增加胸腔压力的活动,戒烟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肺功能检查显示术后3个月肺活量可恢复至正常水平90%以上。
继发性气胸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基础肺部疾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控制情况。合并中重度慢阻肺患者5年生存率约70%,需长期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这类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胸部CT,监测肺大疱变化,必要时需行胸膜固定术预防复发。
张力性气胸属于急危重症,及时穿刺减压后存活率超95%,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幸存者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肺囊肿等潜在病因,术后1年内避免乘坐飞机。合并血气胸者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恢复。
气胸患者康复期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胸膜修复,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渐进式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肺功能,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注意监测气胸复发征兆如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术后第一年建议每3个月复查胸片。保持环境湿度50%左右,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如粉尘、冷空气,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胸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