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通常无法自愈,需要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冒由细菌侵入上呼吸道引发,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者多表现为持续高热、脓性鼻涕、扁桃体化脓等症状。
病毒性感冒具有自限性,病程约7-10天,症状以打喷嚏、清水样鼻涕为主。细菌性感冒症状更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未经治疗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通过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数值异常增高。
确诊后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疗程通常5-7天。同时可配合布洛芬退热、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等对症处理。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与症状改善情况,若72小时无缓解需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食用百合粥、雪梨羹等润肺食物。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通风2次。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出现耳痛、面部压痛等并发症征兆时需立即复诊。
预防细菌性感冒需注重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用流动水洗手。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老年人及儿童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增强免疫力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坚持快走、八段锦等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慢性鼻炎患者需定期清洗鼻腔,减少细菌定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