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癌早期通过B超检查有可能发现,但并非所有早期肝癌都能被B超准确识别。B超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通过声波反射显示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较大的肿瘤或明显的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然而,早期肝癌的病灶可能较小或与周围组织密度相近,导致B超检查的敏感性有限。
B超检查具有无创、便捷、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作为肝癌的初步筛查手段。对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肝癌病灶,B超的检出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但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早期病灶,B超的分辨率可能不足,容易出现漏诊。此外,B超的准确性还受到操作者经验、患者体型及肝脏背景病变(如脂肪肝、肝硬化)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检测是肝癌的重要标志物,但其敏感性有限,部分早期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可能正常。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肝脏影像,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更高。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定期进行B超联合AFP检测或CT/MRI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避免过量饮酒、戒烟、保持健康体重、接种乙肝疫苗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肝癌风险。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定期体检和遵医嘱治疗尤为重要。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可以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