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属于正常现象。母乳易消化吸收,会刺激肠道频繁蠕动,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生长,加速肠道蠕动。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母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容易被分解吸收,残渣较少,但肠道反射敏感,容易在每次哺乳后产生排便反射。健康足月儿每日排便可达8-10次,呈金黄色糊状,带有奶瓣属正常。
若大便呈水样、带有黏液或血丝,伴随哭闹不安、食欲下降、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提示乳糖不耐受或感染性腹泻。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泡沫状酸臭大便,需考虑母亲饮食中乳制品摄入过多引发的过敏反应。
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量摄入高脂、高糖及易致敏食物。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体重增长曲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每次哺乳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吞入空气。维持规律哺乳间隔,避免过度喂养,保证婴儿获得充足睡眠有利于消化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