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手术后最危险的是什么时候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脑疝手术后最危险的时段是术后24至72小时。这段时间内患者可能面临颅内压再次升高、脑水肿加重或术后出血等并发症风险,需在重症监护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

术后早期危险主要源于手术创伤引发的生理紊乱。开颅手术本身会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移除骨瓣后颅腔容积改变可能影响脑脊液循环;手术区域血管损伤可能诱发迟发性出血。医护人员会通过颅内压监测、影像学复查和神经系统评估来预警风险。

1、急性期并发症:

术后48小时内需警惕再出血和脑梗死。手术创面血管可能因血压波动发生渗血,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风险更高。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脑疝,可能引发继发性脑缺血。此时需维持血压稳定在110-140mmHg范围,必要时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

2、水肿高峰期:

术后第3-5天常出现脑水肿峰值。手术创伤区周围脑组织会产生血管源性水肿,严重时可导致中线结构移位。临床表现为意识状态恶化、瞳孔不等大或肢体活动障碍。治疗需联合甘露醇脱水、抬高床头30度,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此时体温控制尤为重要,发热会加重脑代谢需求。

3、感染风险期:

术后1周内是颅内感染高发阶段。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引流管留置都会增加感染概率。早期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白细胞升高。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需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但需警惕二重感染。术后2周内仍需观察迟发性脑脓肿形成。

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认知康复,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加入坐位平衡训练。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流质食物,吞咽障碍者需鼻饲营养支持。家属应学习识别嗜睡、呕吐等预警症状,保持患者头颈部中立位,避免剧烈咳嗽或便秘导致颅内压波动。术后3个月需复查颅脑CT评估脑室形态和手术区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