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癌既不会传染也不属于遗传性疾病。肝癌本身不具备传染性,但部分导致肝癌的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暴露等是主要诱因。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两种病毒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或性接触传播,但肝癌细胞本身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遗传因素在肝癌中的作用较小,仅有少数家族性肝癌病例与基因突变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持续感染会引发肝脏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的关键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注射、使用安全套等。已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风险。
绝大多数肝癌为散发病例,但存在少数家族聚集现象。目前发现与遗传相关的肝癌主要包括血色病、威尔逊病等代谢性肝病导致的肝癌,以及极少数由肿瘤蛋白53突变引起的李-弗劳梅尼综合征。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重视肝脏体检,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
预防肝癌需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酗酒、不吃霉变食物、保持健康体重。已患慢性肝病者需定期随访,通过肝脏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监测肝脏变化。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饮食上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多食新鲜蔬果,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