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症状出现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2至4周内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部分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
约50%-70%的感染者在病毒侵入人体2至4周后出现急性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症状,持续1至2周自行缓解。此时血液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和高水平病毒载量,但抗体检测可能呈阴性,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诊。
急性期过后进入临床潜伏期,持续时间从数月到十余年不等。此阶段感染者无明显不适,但病毒持续破坏免疫系统,CD4+T淋巴细胞数量缓慢下降。定期进行免疫功能监测和病毒载量检测对评估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当CD4+T细胞计数降至200个/μL以下时进入艾滋病期,出现持续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并可能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性感染,或出现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确诊感染后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餐具消毒;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心理方面可通过专业咨询缓解焦虑,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得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