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久了起来头晕目眩原因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躺久了起来头晕目眩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内耳平衡功能障碍、脱水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缓慢改变体位、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或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躺久后突然起身时血压调节不足导致的常见现象。当人体从卧位迅速转为直立位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向下肢聚集,心脏供血短暂减少引发脑部缺氧。改善方法包括起身前活动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起床时遵循“坐起30秒-站立30秒”原则。严重者需排查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疾病。

2、贫血因素:

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起身时脑部供氧不足引发眩晕。典型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易疲劳。可通过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改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等补铁药物。

3、内耳失衡:

内耳前庭器官负责平衡感知,其功能障碍可能引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定头位变化时会诱发短暂旋转性眩晕,常伴恶心感。耳石复位手法是有效治疗方式,日常应避免快速转头动作。反复发作需耳鼻喉科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4、体液不足:

脱水状态会减少血容量,加重体位变化时的循环调节负担。夏季高温出汗、腹泻或利尿剂使用后更易发生。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运动后补充含电解质的淡盐水。老年人因口渴感减退需定时定量饮水。

5、药物影响:

降压药、镇静剂等药物可能干扰血压调节机制。如钙通道阻滞剂会扩张血管,抗抑郁药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服药期间出现明显头晕需复查用药方案,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记录眩晕发作时间与服药关系便于医生评估。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卧床,起床前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深色蔬菜,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平衡训练有助于增强血管调节能力。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仍频繁发作,或伴随意识丧失、言语障碍等表现,需及时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