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上长粉刺可能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控油、调节角质、抗菌消炎、平衡激素、改善作息等方式治疗。
青春期或油性皮肤人群皮脂腺活跃,过量皮脂堵塞毛孔形成粉刺。每日使用温和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避免皂基类产品破坏皮肤屏障。每周1-2次使用含水杨酸或杏仁酸的化妆水局部湿敷,溶解多余油脂。
毛囊口角质细胞代谢紊乱导致毛孔堵塞,形成白头或黑头粉刺。晚间护肤可选用含视黄醇衍生物的精华液调节角质代谢,配合超声波洁面仪深层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粉刺,防止继发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丘疹或脓疱。医生可能开具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外用抗菌药物,严重时可口服多西环素。使用含锌或茶树精油的护肤品辅助抑菌。
经期前或内分泌失调时雄激素升高刺激皮脂分泌。女性可检测性激素六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男性建议检查睾酮水平,避免滥用蛋白粉等激素类补剂。
高糖高脂饮食、熬夜、压力等因素加剧粉刺形成。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减少乳制品和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运动出汗后及时清洁面部。
建议选择无油配方的防晒霜防止紫外线刺激粉刺,枕巾每周更换2-3次减少细菌滋生。瑜伽或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性粉刺,每月可进行1次小气泡清洁管理。若粉刺反复发作伴囊肿结节,需皮肤科进行红蓝光或果酸换肤等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