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发烧怎么回事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出血后发烧可能由颅内感染、吸收热、肺部感染、中枢性发热、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药物调整等方式处理。

1、颅内感染:

脑出血后血肿破坏血脑屏障,细菌可能侵入颅内引发感染。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伴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进行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需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同时需监测颅内压变化。

2、吸收热:

脑组织出血后红细胞分解产生致热原,引起非感染性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波动,无寒战等感染征象。通常持续3-5天可自行消退,期间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

3、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患者可出现咳嗽、脓痰等呼吸道症状,胸片显示肺部浸润影。需进行痰培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护理措施。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4、中枢性发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调定点异常升高。特征为持续性高热无汗,体温可达39℃以上,常规退热措施效果差。可采用冰帽、冰毯等体表降温,必要时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调节神经功能。

5、药物反应:

某些止血药或脱水剂可能引起药物热,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表现为弛张热伴皮疹,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需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其他替代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脑出血患者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绿豆汤、西瓜汁等具有清热作用的流质饮食。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康复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监测体温变化时应同时观察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症状,任何异常表现都需及时就医复查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