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肚子上腹部正中隐痛可能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长期隐痛需警惕消化系统病变或心血管急症,建议结合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
胃黏膜炎症是常见诱因,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饮酒刺激有关。疼痛表现为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嗳气。治疗需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同时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胃黏膜深层损伤导致周期性疼痛,空腹时明显而进食缓解。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有关,严重者可出现黑便或呕血。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需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并配合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
胆结石阻塞胆管引发炎症时,疼痛向右肩胛区放射,常伴发热、黄疸。急性发作需禁食并静脉抗生素治疗,慢性期可考虑熊去氧胆酸溶石。反复发作或胆囊壁增厚者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诱发胰腺自我消化,表现为持续性剧痛伴呕吐。血淀粉酶升高具诊断价值,重症需禁食胃肠减压。治疗重点在于抑制胰酶分泌,常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同时需纠正电解质紊乱。
部分患者以剑突下压榨样疼痛为首发症状,可能误判为胃痛。伴随冷汗、呼吸困难需立即心电图检查。冠脉再通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盐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但突发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和腹部超声筛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胰腺健康状况。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时,必须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