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肠胃炎伴随发烧可选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肠胃炎的治疗需针对腹泻、脱水、发热等症状进行综合干预,药物选择需结合具体症状与医生指导。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病原体和毒素缓解腹泻,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肠胃炎引起的非血便腹泻。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不良反应较少,但过量可能引起便秘。用药期间需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
口服补液盐散可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尤其适用于儿童及老年患者。标准配方含葡萄糖与氯化钠等成分,能促进肠道水分吸收。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轻度脱水建议每腹泻一次补充10毫升/公斤体重液体。
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该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布洛芬可能加重胃肠黏膜损伤,肠胃炎发热期间应慎用。退热药使用不超过3天,持续发热需排查其他感染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缩短腹泻病程。与抗生素联用需间隔2小时,避免活菌被灭活。部分菌株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存在风险,使用前应咨询
细菌性肠胃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病毒性肠胃炎禁用抗生素。血便、高热等疑似细菌感染指征需进行粪便培养后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肠胃炎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加重腹泻。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苹果汁补充水分,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发热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腹泻后及时清洁肛周皮肤。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生熟食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可有效预防肠胃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