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调理饮食

陈国栋 副主任医师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黏膜修复营养、规律进餐时间、控制进食温度等方式调理。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细软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减少粗纤维蔬菜摄入,避免加重胃黏膜摩擦损伤。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推荐鱼肉、鸡胸肉等低脂肉类,采用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

2、避免刺激性食物:

严格戒除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忌食辛辣调料、腌制食品、油炸食品及过酸水果。这些食物会直接刺激糜烂创面,延缓黏膜修复进程,可能诱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加重。

3、增加黏膜修复营养:

适量补充维生素U卷心菜提取物、锌牡蛎、南瓜子、维生素A动物肝脏等营养素。这些成分能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可每日饮用新鲜卷心菜汁100-200毫升。

4、规律进餐时间:

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固定早中晚三餐时间,两餐间隔不超过4小时。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胃酸侵蚀黏膜,或暴饮暴食造成胃窦部过度扩张。

5、控制进食温度:

食物温度维持在40-50℃为宜,过热饮食会烫伤脆弱黏膜,过冷食物可能引起胃痉挛。夏季避免直接食用冷藏食品,冬季食物出锅后晾至适宜温度再进食。流质食物可借助温度计辅助判断。

除饮食调理外,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胃黏膜修复负担。可尝试餐后半小时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压20圈。注意监测大便颜色变化,如出现黑便需立即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对胃肠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