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晏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肠息肉术后饮食需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的渐进原则,一日三餐推荐搭配为米汤/藕粉、鸡蛋羹/烂面条、软米饭/清蒸鱼。术后饮食调整主要考虑黏膜保护、营养补充和消化负担控制。
术后24-48小时首选无渣流质食物,如米汤、过滤藕粉或稀释果汁。这类食物不含固体残渣,能减少肠道蠕动刺激,避免吻合口摩擦出血。温度控制在38-40℃为宜,每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2-3小时分次饮用。可添加少量葡萄糖粉补充能量,但需避免豆浆、牛奶等产气饮品。
术后3-5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推荐鸡蛋羹、过筛菜泥或煮烂面条。蛋白质选择易消化的嫩豆腐或去筋鸡茸,碳水化合物以精制面粉制品为主。需将食物加工至糊状无颗粒状态,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可适量添加橄榄油补充必需脂肪酸,但需完全避免粗纤维蔬菜和带皮水果。
术后1周后可尝试软食,如软米饭搭配清蒸鱼、冬瓜肉末等低脂菜品。主食应充分煮透至米粒膨胀松散,肉类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鳕鱼或鸡胸肉,采用蒸煮方式烹调。每日蔬菜摄入量不超过150克,需去皮去籽并炖至软烂。可少量食用香蕉、木瓜等低渣水果补充钾元素。
每日需保证60-80克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类等生物价高的食材。碳水化合物以精白米面为主,避免全谷物和杂豆类。脂肪供给控制在20-30克/日,选用亚麻籽油等富含ω-3脂肪酸的油脂。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制剂,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2周内严格禁食辛辣刺激、油炸食品及含酒精饮料。避免芹菜、韭菜等高纤维蔬菜和菠萝、猕猴桃等蛋白酶含量高的水果。限制产气食物如洋葱、红薯的摄入,忌食冰镇饮品和温度超过60℃的热食。坚果类、爆米花等粗硬食物需术后1个月再逐步尝试。
肠息肉术后饮食恢复期需持续4-6周,建议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细嚼慢咽至食物呈糊状再吞咽。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或陈皮水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含咖啡因饮品。恢复期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腹胀、黑便等异常应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保持低脂低渣的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