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瘘做哪些检查能查出来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动静脉瘘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血管造影等方式确诊。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局部震颤或血管杂音,典型体征包括病变部位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扩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相关体征如水肿、颈静脉怒张,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显示异常血流通道,测量血流速度及血管径线。该方法无创便捷,可明确瘘口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筛查首选手段。

3、CT血管成像: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动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及其周围解剖关系。对深部组织或骨骼遮挡部位的瘘管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时间约10-15分钟。

4、磁共振血管成像:

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血管图像,无需电离辐射即可评估瘘管形态。特别适合肾功能不全或碘造影剂过敏者,能同时观察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

5、血管造影:

经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进行动态摄片,可精确显示瘘管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侧支循环。作为有创检查,通常在拟定手术方案前实施,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

确诊后应限制剧烈运动避免血管破裂,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出现胸闷、肢体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