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反复烂是怎么回事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口腔反复溃烂可能由维生素缺乏、免疫系统异常、口腔感染、机械性损伤、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营养、调节免疫、抗感染治疗、避免刺激、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2、B12或叶酸会导致口腔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典型表现为舌面光滑发红、口角炎伴反复溃疡。建议通过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严重者可短期服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2、免疫系统异常:

白塞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常伴口腔溃疡,多呈圆形凹陷伴明显疼痛。可能与免疫细胞攻击黏膜组织有关,需进行免疫指标检测。轻症可用糖皮质激素含漱液,重症需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

3、口腔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或单纯疱疹病毒复发可致黏膜溃烂,前者形成白色伪膜,后者呈簇状小水泡。需通过微生物培养确诊,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含漱,病毒感染需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4、机械性损伤:

牙齿残根、不良修复体持续摩擦黏膜,或进食过硬过热食物造成创伤性溃疡。特征为边缘不规则且与损伤源位置对应。应及时调磨尖锐牙体,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坚果等刺激性食物。

5、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克罗恩病等可引发口腔黏膜病变,常伴烧心、腹泻等症状。胃酸反流会腐蚀口腔组织,肠炎则影响营养吸收。需治疗原发病,反流患者应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选用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多摄入锌元素丰富的牡蛎、瘦肉。长期不愈或伴有眼炎、生殖器溃疡等症状时,需排查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规律作息、缓解压力有助于减少复发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