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特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嗜铬细胞瘤高血压的典型特征主要有血压波动性升高、发作性症状、体位性低血压、代谢异常及靶器官损害。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呈现显著波动性,发作时收缩压可骤升至200毫米汞柱以上,发作间期血压可能完全正常。这种血压剧烈波动与肿瘤阵发性释放儿茶酚胺有关,是区别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特征。血压监测需在发作期和静息期多次测量以捕捉特征性变化。
典型发作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心悸、大汗淋漓三联征,伴面色苍白或潮红。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因情绪激动、体位改变或压迫肿瘤部位诱发。发作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显著升高,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约40%患者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由长期高儿茶酚胺血症导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伴头晕或晕厥。这种反常性低血压与普通高血压患者体位变化时的血压反应截然不同。
儿茶酚胺过量分泌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升高、体重减轻甚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出现基础代谢率增高症状如怕热、消瘦,实验室检查可见游离脂肪酸增高、糖耐量异常等改变。
长期未控制的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常见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出血、视网膜病变等。部分患者出现儿茶酚胺性心肌病,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
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饮食应低盐、低脂并增加水分摄入。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变化,记录症状发作特点。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术前准备,术后需定期复查血压及儿茶酚胺水平。日常注意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如确诊为遗传性综合征需进行家族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