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后腰疼一定要警惕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深蹲后腰疼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紊乱、核心肌群无力、动作错误等因素有关。出现持续性疼痛或伴随下肢麻木需及时就医。

1、腰肌劳损:

深蹲时腰部肌肉过度收缩或反复牵拉可能导致肌纤维微损伤,表现为腰部酸胀痛,活动后加重。急性期需暂停训练,局部热敷缓解痉挛,逐步恢复时可配合低强度核心稳定性练习。

2、腰椎间盘突出:

负重深蹲时椎间盘压力骤增,可能诱发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典型症状为腰痛放射至臀部或下肢,咳嗽时加重。需通过腰椎MRI确诊,轻度突出可采用牵引治疗,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3、骶髂关节紊乱:

骨盆稳定性不足时,深蹲易引发骶骨与髂骨间错位,产生单侧腰骶部刺痛。可通过手法复位矫正,康复期需加强臀中肌、腹横肌等骨盆稳定肌群训练。

4、核心肌群无力:

腹肌、竖脊肌力量薄弱会导致深蹲时代偿性腰椎过度前凸。建议通过平板支撑、鸟狗式等动作强化核心,训练时佩戴护腰带提供临时支撑。

5、动作错误:

膝盖内扣、弓背塌腰等错误姿势会加大腰椎剪切力。正确动作应保持脊柱中立位,下蹲时臀部后坐,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必要时由专业教练纠正动作模式。

日常应注意训练前充分激活臀部和核心肌群,避免空腹或疲劳状态下进行负重训练。训练后48小时内可冷敷疼痛部位,72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中增加蛋白质摄入帮助肌肉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维持骨骼健康。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红色警报症状,需立即前往骨科或康复医学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