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的乳腺炎严重吗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于乳腺良性疾病,严重程度与病理类型相关,主要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两种类型。

1、浆细胞性乳腺炎:

多由乳腺导管扩张伴分泌物淤积引起,常见于30-40岁女性。典型表现为乳晕区红肿疼痛,可能伴随乳头溢液。急性期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2、肉芽肿性乳腺炎: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特征为乳房肿块伴皮肤橘皮样改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确诊需穿刺活检,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顽固病例需行病灶广泛切除术。

3、继发感染风险:

未及时处理的乳腺炎可能形成乳房脓肿,需穿刺引流或切开排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严重感染可能引起败血症等全身并发症。

4、复发倾向:

两种类型均有较高复发率,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率约20%-30%。复发与治疗不彻底、吸烟等因素相关,多次复发可能造成乳房变形。

5、癌变可能性:

目前研究显示非哺乳期乳腺炎不会直接癌变,但肉芽肿性乳腺炎需与乳腺癌鉴别。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乳腺组织恶变风险,建议定期随访。

日常需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碰撞。穿着透气棉质内衣,经期前后减少咖啡因摄入。出现乳房肿块持续2周以上、皮肤凹陷或乳头溢血等症状时,应及时至乳腺专科就诊。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热敷或按摩。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