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朵闷堵可通过捏鼻鼓气法、咀嚼口香糖、打哈欠、热敷耳周、按压耳屏等方式缓解。耳朵闷堵通常由咽鼓管功能异常、耵聍栓塞、气压变化、中耳炎、鼻窦炎等因素引起。
闭口捏住鼻翼,缓慢用鼻腔呼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平衡内外压力。该方法适用于乘坐飞机或潜水后出现的气压性耳闷,操作时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若伴有耳痛或眩晕应立即停止。
通过下颌运动刺激咽鼓管开放,促进中耳通气。特别适合感冒或过敏导致的咽鼓管黏膜水肿,建议选择无糖型口香糖避免龋齿风险。持续咀嚼15分钟可改善约70%功能性耳闷症状。
刻意模仿打哈欠时软腭上提的动作,能自然牵拉咽鼓管开放。此方法对儿童及咽部肌肉协调性较差者效果有限,需配合吞咽动作同步进行。每日重复5-8次可预防耳闷反复发作。
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耳廓及下颌关节处,每次10分钟。热力能缓解咽鼓管周围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鼻窦炎继发的耳闷效果显著。注意避免烫伤,急性中耳炎发作期禁用。
用手指轻压耳屏外耳道前方突起并快速松开,产生负压吸引效果。适用于耵聍松动但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情况,操作前可先用橄榄油软化耵聍。若发现黄色分泌物或听力下降需就医处理。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乘坐交通工具时可提前做吞咽训练,潜水前后做好耳压平衡。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若耳闷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中耳积液、突发性耳聋等疾病。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理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