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脑膜瘤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颅内出血、脑水肿、感染、神经功能损伤及癫痫发作。手术风险与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术后颅内出血多因术中血管处理不当或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障碍。需紧急CT检查,严重时需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风险。
手术创伤可能引发脑组织水肿,常见于术后24-72小时,出现恶心呕吐或神经症状加重。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可缓解,术中减少牵拉、控制输液量有助于预防。
开颅手术存在切口或颅内感染风险,表现为发热、切口渗液。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发生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
肿瘤毗邻功能区时易损伤运动、语言神经,导致偏瘫或失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降低风险,术后康复训练可促进功能恢复。
脑皮层刺激可能诱发癫痫,多见于术后早期。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术后维持治疗3-6个月。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控制。
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头高位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避免用力排便增加颅内压。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语言障碍者需专业康复师介入。定期复查MRI评估肿瘤残留情况,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出现头痛呕吐或神经症状恶化需立即就医。长期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癫痫未完全控制前禁止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