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窦性心律伴一度房室阻滞是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超过200毫秒的常见传导异常,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退行性传导系统病变等因素引起。
常见于健康年轻人或运动员,夜间心率减慢时PR间期生理性延长。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明确与体位、呼吸的关系,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避免憋气动作和咖啡因摄入有助于改善。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导致房室结水肿,表现为PR间期延长伴心肌酶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胸闷、乏力症状,需卧床休息并使用维生素C、辅酶Q10等心肌营养药物,重症需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过量会抑制房室结传导。特征为用药后出现PR进行性延长,可能伴随恶心、黄视等中毒症状,需立即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
血钾低于3.5mmol/L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异常,常伴U波增高和T波低平。多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后,需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同时排查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
中老年患者传导系统纤维化导致PR延长,属于心脏老化表现。可能进展为高度房室阻滞,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出现晕厥症状时考虑安装永久起搏器。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每日摄入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300-400克,每周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监测清晨静息心率变化,若出现大于3秒的长间歇或黑朦症状应立即心内科就诊。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减少传导系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