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选择需根据妊娠时间、身体状况及个人需求综合评估。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通过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人工流产适用于妊娠10周内,通过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清除妊娠组织。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主要影响因素有妊娠时间、并发症风险、恢复周期、疼痛程度、心理适应等。
药物流产仅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早期妊娠,成功率随孕周增加而降低。人工流产适用于妊娠10周内,超过7周需采用钳刮术,孕周越大手术难度及风险越高。
药物流产可能引起不完全流产、大出血或感染,需二次清宫概率约10%。人工流产存在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风险,但一次性完成率较高,术后感染率约1%-3%。
药物流产出血时间通常持续2-3周,完全恢复需1个月。人工流产后出血约1-2周,子宫内膜修复需3-4周,术后需复查确认宫腔清洁。
药物流产服用米索前列醇后会出现宫缩痛,持续数小时至1天,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人工流产术中采用静脉麻醉可无痛操作,术后可能出现轻度宫缩痛。
药物流产过程较长且需目睹妊娠组织排出,可能加重心理负担。人工流产快速完成但涉及手术操作,部分人群会产生更强的心理压力。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流产后需保持外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术后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需立即就医。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亲友支持缓解情绪压力,术后6个月内的避孕措施需严格遵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