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肺气虚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呼吸训练等方式改善。肺气虚多由长期劳累、久病体虚、环境因素、情绪压力、先天不足等原因引起。
选择具有补肺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百合、银耳等白色食材,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可常煮山药粥或百合银耳羹,避免生冷寒凉食物损伤肺气。每日适量饮用蜂蜜水润肺,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
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气,建议晨间在空气清新处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配合深呼吸,增强肺活量。
常用补肺益气中药包括黄芪、党参、太子参等,可配伍麦冬、五味子组成生脉饮。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也适用于肺气虚证。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重点按摩肺俞穴、太渊穴、膻中穴等补益肺气的穴位。每日早晚用拇指指腹按压各穴位3-5分钟,以酸胀感为度。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需注意防止烫伤。
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呼吸节奏缓慢均匀。可平躺练习,双手轻放腹部感受呼吸运动。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分钟,逐步增加肺通气功能。
肺气虚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但避免对流风,湿度维持在40%-60%为宜。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减少油烟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气。情绪上保持平和,过度忧思会伤肺。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建议到中医内科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适当食用梨、枇杷、杏仁等润肺食材,但不宜过量以免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