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咽喉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调节环境、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咽喉炎引起的发热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退热贴辅助贴敷额头也有一定效果,需每4小时更换一次。
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儿童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注意两种药物不可交替使用,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蚕豆病患儿禁用对乙酰氨基酚,肾功能异常者慎用布洛芬。
发热期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预防脱水加重症状。咽喉肿痛时可饮用常温梨汁、米汤等流质,避免酸性或过热食物刺激黏膜。每日尿量应维持在每公斤体重30-50毫升。
保持室温22-24℃为宜,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缓解呼吸道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垫高头部减轻咽部充血。
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出现抽搐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诊。血常规检查可区分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链球菌性咽炎需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需隔离至水疱结痂。
发热期间建议准备电子体温计动态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和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饮食选择南瓜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坚果类零食划伤咽喉。恢复期可进行拍背排痰护理,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促进免疫修复。观察是否伴随皮疹、关节肿痛等异常症状,警惕川崎病等特殊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