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主要由遗传易感性、环境触发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激素水平变化及感染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家族聚集性明显,HLA-DR3、CTLA-4等基因变异可增加患病风险。一级亲属患病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4-10倍,但需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发病。
过量碘摄入每日超过1000μg会诱发易感者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吸烟、硒缺乏、精神压力等可通过氧化应激促进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产生。
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导致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可达90%。B细胞异常活化产生病理性自身抗体,同时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10倍,妊娠期和产后激素波动易诱发疾病。雌激素可增强B细胞活性,孕激素变化可能打破免疫耐受,产后甲状腺炎发生率可达5%-9%。
柯萨奇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诱发交叉免疫反应。耶尔森菌感染与甲状腺抗体产生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碘摄入量在每日150-600μg范围内,适量补充硒元素每日55-70μg。规律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学会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乏力、怕冷、体重异常变化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备孕及妊娠期女性需加强甲状腺抗体筛查,产后6个月内应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