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建议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适合的替代奶粉主要有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氨基酸配方、大豆蛋白配方需排除大豆过敏、低敏羊奶配方需谨慎评估交叉过敏风险。
通过酶解技术将乳清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段,致敏性显著降低。临床常用品牌包括纽太特、蔼儿舒等,适用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这类奶粉保留部分蛋白质营养价值,口感相对易于接受,需连续喂养6个月以上再尝试转奶。
针对酪蛋白过敏原进行定向水解,分子量小于1500道尔顿。代表产品有肽敏舒等,适用于伴有胃肠道症状的过敏患儿。其蛋白质吸收率可达90%以上,但可能带有轻微苦味,初期需逐步过渡适应。
完全不含整蛋白成分,以游离氨基酸为氮源,如恩敏舒、纽康特等。适用于重度过敏或多种食物过敏患儿,有效缓解湿疹、血便等症状。作为金标准诊断性饮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至少2-4周观察疗效。
采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如伊利舒化等。需注意约30%-50%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可能合并大豆过敏,使用前应进行过敏原检测。2岁以下婴幼儿长期饮用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矿物质吸收。
部分品牌推出αs1-酪蛋白含量低的羊奶配方。但β-乳球蛋白等过敏原仍与牛奶存在交叉反应,临床有效率约40%,使用前建议进行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确认安全性。
选择奶粉时需在过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明确诊断。转奶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3-6个月评估一次耐受情况。喂养期间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对于混合喂养的婴儿,母亲需严格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