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梗阻是什么病

郑丽华 主任医师

郑丽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结肠梗阻是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的病理状态,主要由肿瘤、肠扭转、粪石嵌塞、粘连及炎症性肠病引起,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

1、机械性梗阻:

肿瘤占结肠梗阻病因的60%-70%,以左半结肠癌多见。肠腔被肿瘤组织逐渐堵塞时,患者可能出现大便变细、血便等前驱症状。肠扭转好发于乙状结肠和盲肠,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不对称腹胀。

2、动力性梗阻:

术后肠麻痹是常见诱因,腹部手术后肠道肌电活动可抑制24-72小时。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会减弱肠平滑肌收缩力,血钾低于3.0mmol/L时可能引发麻痹性肠梗阻。

3、血运障碍:

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缺血性结肠炎,初期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6-12小时后转为持续性腹痛。查体可见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伴血便提示肠管已发生坏死。

4、粪石堵塞:

老年人长期便秘易形成粪石,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腹部平片可见结肠扩张伴气液平面,直肠指检能触及坚硬粪块。及时灌肠可解除约85%的粪石性梗阻。

5、炎症狭窄:

克罗恩病反复发作可形成肠壁纤维化狭窄,多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和结肠扩张超过6cm。

结肠梗阻患者需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每日记录腹痛变化与排气情况。建议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术后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维持5秒,每天3组每组10次,有助于恢复肠蠕动功能。出现持续呕吐或腹膜刺激征时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