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细菌感染、药物因素及放射线暴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炎治疗、激素替代、抗生素治疗等方式干预。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相关。病毒侵袭甲状腺组织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及甲状腺区压痛。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桥本甲状腺炎是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慢性破坏。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经血行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表现为突发颈部红肿热痛,需及时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引流脓液。
胺碘酮、干扰素等药物可能诱发药物性甲状腺炎,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损伤。停药后多数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配合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悸等症状。
头颈部放射治疗或核事故辐射可能直接损伤甲状腺细胞,引发放射性甲状腺炎。早期表现为甲状腺毒症症状,后期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甲减,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针对性治疗。
甲状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碘饮食桥本甲状腺炎除外,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规律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调节免疫;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压迫甲状腺区域。出现持续心悸、体重骤变或颈部肿块增大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