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突然腹泻排出水样便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腹部保暖、服用止泻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腹泻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肠道功能紊乱、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水样便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立即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口服补液盐Ⅲ能科学配比钠、钾、葡萄糖等成分,每袋冲调250毫升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儿童按体重每公斤50-100毫升计算,成人每日补充10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纯水加重电解质失衡。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症状缓解后过渡到低脂低纤维的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暂停乳制品、高糖及辛辣食物。可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肠道受凉会加剧蠕动亢进,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保持腹部温度在38℃左右,注意避免低温烫伤。顺时针按摩脐周能缓解肠痉挛,配合生姜切片贴敷神阙穴肚脐可改善寒性腹泻。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水分,每次3克用50毫升温水冲服。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蠕动快速止泻,但细菌性腹泻禁用。消旋卡多曲颗粒适用于儿童急性水样便,需按体重精确给药。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血便、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腹泻超过72小时不缓解需急诊。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免疫缺陷者出现腹泻应尽早进行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等检测。
腹泻期间建议选择蒸煮的胡萝卜、南瓜等富含果胶的食材,果胶能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康复期逐步增加低纤维蛋白质如鱼肉、鸡胸肉,避免粗纤维蔬菜。每日补充2000毫升以上水分,可饮用淡绿茶或焦米汤。保持餐具高温消毒,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马桶。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蠕动节律,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观察排便性状和次数变化,记录饮食与症状关联性以便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