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痔疮会便血

郑丽华 主任医师

郑丽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痔疮便血主要由内痔黏膜破损、静脉曲张破裂、排便摩擦、炎症刺激及凝血异常等因素引起,多数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血便。

1、内痔黏膜破损: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脆弱黏膜。当干硬粪便通过时,黏膜易被划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轻度破损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肛门清洁缓解,反复出血需考虑硬化剂注射治疗。

2、静脉曲张破裂:

痔疮本质是直肠静脉丛曲张,长期腹压增高如便秘、久蹲会导致静脉壁变薄破裂。出血量较大时可能呈滴溅状,伴有肛门坠胀感。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急性期可采用地奥司明等静脉活性药物改善循环。

3、排便摩擦刺激:

腹泻或频繁排便时,肛门反复受到机械摩擦,可能诱发外痔皮下血管破裂。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手纸可见。调整排便习惯、温水坐浴可减少刺激,持续出血需排除肛裂等并发症。

4、局部炎症反应:

痔核继发感染时会释放炎性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时便血多伴随黏液分泌、肛门灼热感。临床常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抗炎止血,合并感染需联用抗生素。

5、凝血功能异常:

少数患者因长期服用抗凝药或肝硬化等疾病,出血量多且不易自止。需完善凝血四项检查,必要时采用电凝止血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

痔疮便血患者日常应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火龙果、燕麦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及酒精摄入,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改善血液循环。若出血持续1周以上、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血液呈暗红色伴恶臭,需立即就医排除直肠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