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鼻炎初期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避免过敏原、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下降、鼻部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使用等渗盐水或专用洗鼻器每日冲洗1-2次,可改善鼻塞流涕症状。该方法无药物副作用,适合孕妇和儿童,但需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刺激。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打喷嚏和鼻痒。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青光眼患者需慎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建议提前2周用药预防发作。
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鼻喷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需连续使用1-2周见效,对鼻塞改善显著。正确喷药方式为交叉喷鼻右手喷左鼻,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
尘螨过敏者需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宠物皮屑过敏应限制宠物活动区域,使用空气净化器。合并哮喘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冷空气刺激。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冬季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诱发鼻炎,坚持有氧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合并鼻息肉或严重鼻中隔偏曲者需评估手术指征。
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鼻腔干燥时可使用凡士林涂抹鼻前庭,保持室内湿度50%-60%。急性发作期避免游泳和潜水,擤鼻涕时单侧交替进行。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黄绿色脓涕时需排查细菌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