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睛出现飞蚊症可能由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从凝胶状态变为液体,导致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漂浮物。这类飞蚊多为半透明丝状或点状,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可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确诊,若无视网膜损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避免剧烈头部运动。
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时可能产生环形或蛛网状的漂浮物,常伴随闪光感。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超60%,高度近视者可能提前发生。需通过眼底照相排除视网膜撕裂,多数患者2-3个月后症状减轻,需避免突然转头等动作。
玻璃体牵拉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表现为突发大量黑色絮状物或烟雾状漂浮物,常伴闪光感。属于眼科急症,需24小时内进行视网膜激光封堵术,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炎症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灰白色颗粒状漂浮物,多伴随眼红、畏光、视力下降。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原发病,严重者需玻璃体腔注药。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渗漏,血细胞进入玻璃体形成红色絮状漂浮物。患者多伴有视物变形、中心视力下降。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评估病情,轻中度病例可行视网膜光凝,晚期需玻璃体切割手术。
建议每日摄入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补充维生素C/E延缓玻璃体氧化。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突然出现飞蚊增多、闪光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适度进行乒乓球等眼球追踪运动可改善玻璃体代谢,但应避免跳水、蹦极等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的高风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