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预防动脉硬化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血脂、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和定期体检。动脉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硬化的核心诱因。建议通过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降低外源性胆固醇,合并高脂血症者可考虑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血脂异常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血脂四项,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耐力运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区间效果最佳。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动脉僵硬度降低15%-20%。
地中海饮食模式对血管保护作用明确。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如燕麦、杂豆、500克新鲜蔬果,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限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酸摄入,钠盐每日不超过5克。
烟草中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吸烟者动脉硬化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4倍。彻底戒烟6个月后血管功能开始改善。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应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过量饮酒会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颈动脉超声和踝臂指数。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空腹血糖宜维持在4.4-7.0mmol/L,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进行夜间血氧监测。
预防动脉硬化需要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机制。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每日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持续精神紧张。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2、Omega-3脂肪酸等营养素,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出现胸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冠状动脉CT或血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