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双腿酸痛可能与肌肉疲劳、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骨质疏松、多发性肌炎等疾病有关。常见诱因包括过度运动、神经压迫、血液循环障碍、钙质流失及自身免疫反应。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可导致双腿酸痛,常见于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适当休息、热敷及轻度拉伸可缓解症状。若伴随肌肉痉挛或无力,需排除电解质紊乱。
腰椎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双腿,表现为酸痛伴麻木感。可能与久坐、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需通过MRI确诊。保守治疗包括牵引和营养神经药物,严重者需椎间孔镜手术。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引发小腿酸胀痛,久站后加重。可见皮下迂曲血管,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弹力袜压迫治疗和静脉活性药物可改善症状,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
骨量减少使下肢承重骨微骨折,表现为慢性酸痛,夜间更明显。绝经后女性高发,与钙维生素D缺乏相关。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可确诊,需补充钙剂并配合抗骨吸收药物。
自身免疫性肌病导致对称性近端肌无力酸痛,可能伴吞咽困难。肌酶谱升高和肌电图异常有助诊断,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
日常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如鱼类、蛋类及乳制品。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若酸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水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或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