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超声特性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性心脏病的超声特性主要表现为瓣膜增厚、粘连、钙化及活动受限,常见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可能伴有左心房扩大、肺动脉高压等继发改变。超声检查可明确瓣膜病变程度、心腔结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

1、瓣膜增厚:

风湿性心脏病最典型的超声表现为瓣膜增厚,以二尖瓣最为常见。超声图像显示瓣叶增厚超过3毫米,回声增强,瓣膜开放幅度减小。增厚机制与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胶原纤维增生、瘢痕形成有关。二尖瓣前叶增厚呈"穹窿样"改变是特征性表现。

2、瓣膜钙化:

病程较长者可出现瓣膜钙化,超声表现为强回声斑块伴声影。钙化多从瓣膜游离缘向基底部延伸,严重者可累及瓣环。钙化程度与狭窄严重性相关,定量评估可采用钙化积分法。主动脉瓣钙化常表现为结节状强回声。

3、瓣膜活动受限:

瓣膜开放幅度减小是功能性狭窄的直接证据。二尖瓣狭窄时M型超声显示EF斜率降低,二维超声可见"圆顶征"。瓣膜关闭不全时可见对合不良,彩色多普勒显示反流束。连续多普勒可测量跨瓣压差评估狭窄程度。

4、心腔结构改变:

慢性瓣膜病变可导致心腔重构。二尖瓣狭窄常见左心房扩大,严重者直径超过50毫米;主动脉瓣病变可致左心室肥厚。肺动脉高压时可见右心室扩大、室间隔矛盾运动。心功能评估需测量射血分数及心室舒张功能。

5、血流动力学异常:

彩色多普勒可直观显示异常血流。二尖瓣狭窄呈五彩镶嵌射流,主动脉瓣反流为舒张期逆向血流。频谱多普勒可定量测量峰值流速、平均压差及瓣口面积。合并肺动脉高压时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可估算肺动脉收缩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病情进展。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钠盐摄入,预防呼吸道感染。合并房颤者需抗凝治疗,重度瓣膜病变考虑手术干预。超声检查无创、可重复,是评估瓣膜病变的首选方法,能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