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的危害性通常大于低血压。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命并发症,而低血压多数情况下症状轻微且可逆,主要风险包括晕厥和跌倒。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直接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脑血管长期承受高压易形成动脉瘤,增加脑出血风险;肾小球内高压会造成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低血压对器官的损害多为一过性,仅严重休克状态才可能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高血压急症如恶性高血压可在数日内引发急性肾衰竭或高血压脑病,收缩压超过180mmHg时需紧急降压。低血压导致的晕厥通常能在平卧后自行缓解,但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跌倒后可能发生骨折等二次伤害。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约50%患者不知自己患病,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发生不可逆损害。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通常及时提醒患者就医,多数通过补液、增加盐分摄入即可改善。
高血压需终身服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部分患者存在耐药性。低血压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如穿弹力袜、少量多餐,仅严重病例需使用米多君等升压药。
全球每年因高血压死亡人数约1000万,是心血管疾病首要危险因素。低血压相关死亡率不足高血压的1/20,但老年人低血压可能提示潜在疾病如帕金森病或自主神经病变。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并规律用药,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低血压人群可适当增加饮水至每日2-2.5升,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坐位起立时需扶靠支撑物。两类患者均需定期体检评估心血管风险,血压异常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