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叫什么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称为"腰痛"或"腰腿痛",属于"痹证"范畴,具体可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

1、气滞血瘀型:

多因外伤或长期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腰部刺痛、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剂如身痛逐瘀汤,可配合针灸取穴肾俞、大肠俞等。

2、寒湿痹阻型:

因久居湿地或感受寒邪所致,症状为腰部冷痛重着、遇寒加重,舌苔白腻。治疗宜散寒除湿,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艾灸命门、腰阳关等穴位效果显著。

3、肝肾亏虚型:

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引起,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劳累后加重。治当补益肝肾,常用左归丸或右归丸,配合推拿手法调理督脉。

4、湿热下注型:

因湿热之邪侵袭腰部经络,症状为腰部灼热疼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治疗需清热利湿,方用四妙散加减,可配合刺络拔罐疗法。

5、痰瘀互结型:

病程较长者多见,痰湿与瘀血相互胶结,表现为腰部僵硬疼痛、夜间加重,舌暗苔腻。治宜化痰祛瘀,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强调辨证论治,除内服中药外,可结合针灸、推拿、拔罐等外治法。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硬板床上垫薄褥,避免弯腰提重物。恢复期可进行飞燕式、拱桥式等腰背肌功能锻炼,饮食宜多食黑豆、核桃、杜仲等补肾强腰之品,忌生冷寒凉食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时,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神经压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