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

孟莉 主任医师

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主要有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抗甲状腺药及解热镇痛药。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或直接破坏白细胞导致数量下降。

1、抗肿瘤药:

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用药后5-7天可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通常伴随血小板减少。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生成。

2、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他克莫司等药物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影响免疫系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此类药物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出现持续白细胞降低时需调整剂量或联用升白药物。

3、抗生素:

氯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可通过骨髓毒性作用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三系减少。用药超过2周者应定期检查骨髓象,发现造血抑制需立即停药。

4、抗甲状腺药: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时可能诱发粒细胞缺乏症,多在用药2-3个月后突然发生。患者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时需紧急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⁹/L需立即停药并抗感染治疗。

5、解热镇痛药:

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药物可引起免疫性粒细胞减少,通常与个体过敏体质相关。这类药物已逐步退市,临床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更安全的替代药品。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的预防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联合使用多种骨髓抑制药物。用药期间建议每周检测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⁹/L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造血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等感染征兆时需立即进行血常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