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柿子并非致癌第一位,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柿子具有显著致癌风险。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化学致癌物接触、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等。
部分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具有家族聚集性,与BRCA1/2、APC等基因突变相关。这类遗传性癌症占所有癌症的5%-10%,需通过基因检测和定期筛查进行早期干预。
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发展为癌症,如肝炎导致肝癌、胃炎引发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经过10-20年可能进展为胃癌,这类情况占胃癌发病的70%以上。
苯并芘、亚硝胺等化学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吸烟产生的焦油中含40余种致癌物,长期接触可使肺癌风险提高10-20倍。职业暴露于石棉、砷等物质也会显著增加患癌几率。
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与13种癌症相关。每日饮酒超过40克酒精可使肝癌风险提升2-3倍。熬夜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会抑制抑癌基因表达。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99%的宫颈癌,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乙肝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诱因。这些病毒通过整合宿主DNA、干扰细胞周期等机制诱发癌变。
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鞣酸,适量食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心血管疾病。空腹食用未成熟柿子可能形成胃结石,但不会直接致癌。建议每日食用1-2个成熟柿子,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保持饮食多样化,配合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才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方式。出现持续消化不良、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