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心肌梗塞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溶栓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是心肌梗塞的主要病理基础。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等因素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导致血管腔狭窄超过75%时易引发心肌缺血。斑块破裂后暴露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聚集,进一步阻塞血管。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

2、血栓形成:

不稳定斑块破裂后触发凝血系统反应,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红色血栓。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促使血小板交联,造成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这种情况约占急性心肌梗塞的70%,需在黄金120分钟内进行再灌注治疗。伴随症状包括冷汗、恶心及濒死感。

3、血管痉挛:

冠状动脉平滑肌异常收缩可导致变异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多见于吸烟、寒冷刺激或精神应激状态下。血管痉挛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但冠状动脉造影可能未见明显狭窄。硝酸酯类药物可有效缓解此类痉挛,但可能反复发作。

4、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动脉内皮损伤,增加血管壁剪切力。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心脏后负荷持续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耗氧量上升而供血相对不足。这类患者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常见于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老年人群。

5、糖尿病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游离脂肪酸代谢异常,心肌细胞更依赖葡萄糖供能。当血糖超过11.1mmol/L时,糖化终产物沉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血液高凝状态促进微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心肌梗塞后并发症风险增加40%,需强化血糖管理。

心肌梗塞康复期需采取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及200克深色蔬菜。有氧运动建议从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快走开始,逐步增加至30分钟。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变化超过10次/分时应暂停运动。保持夜间睡眠7-8小时有助于自主神经功能恢复,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节律。戒烟后2年内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需避免二手烟暴露。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心脏超声,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喷雾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