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安全套的防护效果主要与使用规范性、材质完整性、病毒接触时间、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其他防护措施配合度等因素相关。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使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降低80%以上。需在性行为开始前佩戴,确保完全覆盖阴茎,避免中途滑脱或破裂。使用后需及时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接触体液。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防护失效。
乳胶材质安全套对艾滋病病毒具有物理阻隔作用,病毒无法穿透完整无破损的套体。需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避免使用针扎试验等可能破坏材质的行为。聚氨酯材质安全套同样具有防护效果,但弹性较差需更谨慎使用。
安全套缩短了病毒与黏膜接触的持续时间。即使发生套体微渗漏,短暂接触导致的感染概率显著低于长期暴露。但若存在生殖器溃疡等皮肤破损,病毒仍可能通过非接触途径传播。
完整健康的生殖器黏膜可提供额外防护。当存在龟头炎、阴道炎等黏膜炎症时,病毒易透过损伤部位入侵。安全套能隔离病变区域与体液接触,但无法完全消除通过皮肤破损的传播风险。
安全套需与其他预防手段联合使用。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定期艾滋病检测、单一性伴侣等措施可形成多重防护。静脉吸毒共用针具等非性传播途径仍需针对性防范。
除规范使用安全套外,建议保持生殖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洗破坏黏膜屏障。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减少尿路感染风险。定期进行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筛查,尤其是有过高危行为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摄入。若发生安全套破损或高危暴露,需在72小时内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评估阻断治疗必要性。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工具,但非绝对保障,需建立全面的性健康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