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初期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可能由免疫系统对HIV病毒的反应引起。皮疹特点包括广泛分布、无瘙痒或轻度瘙痒、持续1-3周。需结合其他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综合判断。
艾滋病相关皮疹多出现在感染后2-4周,常见于躯干和面部,呈直径5-10毫米的粉红色斑疹或丘疹。与普通过敏疹的区别在于不伴随明显瘙痒感,且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疹或生殖器部位皮疹。
急性HIV感染期约70%患者会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持续发热38-40℃、咽痛、肌肉酸痛。特征性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区域。这些症状通常与皮疹同时出现,持续1-2周自行缓解。
此类皮疹多发生在高危行为后14-28天,属于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表现。需注意与梅毒二期疹、药物过敏疹等鉴别。HIV抗体检测在此时可能呈阴性,建议同时进行HIV RNA核酸检测以提高检出率。
需排除其他常见皮肤病如玫瑰糠疹先驱斑特征、带状疱疹单侧分布、接触性皮炎瘙痒明显。药物疹多有明确用药史,梅毒疹常伴掌跖部铜红色脱屑斑。EB病毒感染也会引起类似皮疹但伴有肝脾肿大。
发生高危行为后建议进行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窗口期为14-21天。核酸检测窗口期可缩短至7-14天。若初次检测阴性但症状持续,需在6周和3个月后复查。医疗机构可提供暴露后预防用药咨询。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暂时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护肤品。建议增加维生素C和蛋白质摄入促进皮肤修复,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出现皮疹不必过度恐慌,但需及时到感染科或皮肤科进行专业评估,尤其是有无保护性行为、输血史或职业暴露史者更应重视早期检测。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但确诊前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