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妇科炎症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感染等风险。常见影响因素有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奈瑟菌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增加早产风险2-4倍。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导致致病菌过度繁殖,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胎盘功能。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妊娠中期后用药相对安全。
白色念珠菌感染虽不直接导致胎儿畸形,但可能引发胎膜早破。孕妇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真菌生长,表现为豆渣样白带及外阴瘙痒。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剂对胎儿影响较小,需避免口服氟康唑。
阴道毛滴虫感染可能引起羊膜绒毛膜炎,导致新生儿低体重。通过性接触传播,典型症状为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妊娠期首选局部使用甲硝唑阴道栓,避免妊娠早期口服给药。
沙眼衣原体可能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50%感染者无症状,需通过核酸检查确诊。妊娠期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禁用多西环素。
淋球菌感染可能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增加流产风险。表现为脓性分泌物伴尿痛,新生儿可能发生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是妊娠期安全用药,需夫妻同治。
妊娠期出现异常分泌物、外阴瘙痒或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需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盆浴及阴道冲洗。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摄入,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复发。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定期产检时建议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尤其是有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更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