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乳糖不耐受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替代乳制品、逐步适应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乳糖不耐受通常由乳糖酶缺乏、肠道菌群失衡、继发性肠黏膜损伤、基因遗传和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或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是基础措施。选择无乳糖牛奶、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乳糖含量较低。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乳制品,建议分次少量食用。阅读食品标签,警惕隐藏乳糖成分的加工食品如面包、饼干。

2、补充乳糖酶:

口服乳糖酶制剂能在进食前帮助分解乳糖,常见药物如乳糖酶胶囊、乳糖酶片。需根据个体耐受程度调整用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部分益生菌制剂可能辅助改善肠道菌群对乳糖的代谢能力。

3、替代乳制品:

选用植物蛋白饮品如豆浆、杏仁奶、燕麦奶作为替代。选择强化钙的替代品可弥补钙摄入不足。注意查看营养成分表,确保蛋白质和维生素D含量达标。部分低乳糖奶酪、黄油也可作为过渡选择。

4、逐步适应:

部分轻度不耐受者可通过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刺激肠道产生适应性。建议从每日50毫升牛奶开始,持续2-4周缓慢增量。过程中出现腹胀腹泻需立即停止。该方法不适用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患者。

5、药物治疗:

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需治疗原发疾病如肠炎、乳糜泻等。蒙脱石散可缓解腹泻症状,双歧杆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严重营养不良者可能需要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素。

乳糖不耐受者应保证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800毫克,可通过食用豆腐、深绿色蔬菜、坚果等补充。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跳绳促进钙吸收。烹饪时用橄榄油代替黄油,选择低乳糖的硬质奶酪。外出就餐时主动询问菜品成分,随身携带乳糖酶制剂备用。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个体耐受阈值,建议每3-6个月复查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