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头发稀少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头皮疾病或生理性脱发等原因引起。
父母发量少或头发细软可能遗传给婴儿,这类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干预。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婴儿的发量会逐渐增多,但遗传性头发稀少可能持续至成年。
胎儿期母体激素的影响会使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头发浓密,出生后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暂时性脱发休止期脱发。这种脱发多发生在出生后2-3个月,新头发会在6-12个月内自然再生。
母乳或配方奶中锌、铁、蛋白质或维生素D不足可能影响毛囊发育。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出现营养相关性头发稀疏,需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或补充营养素改善。
脂溢性皮炎乳痂或真菌感染如头癣可能破坏毛囊健康。乳痂表现为头皮黄色鳞屑,通常不痒;头癣则伴随红斑脱屑,需抗真菌治疗。这两种情况均可能导致局部暂时性脱发。
婴儿枕部因长期摩擦可能出现局限性头发稀疏枕秃,属于机械性脱发。随着婴儿活动能力增强,减少头部摩擦后,头发通常能自行恢复生长。
建议每日用软毛刷轻柔清洁婴儿头皮,避免使用成人洗发产品。哺乳期母亲可增加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若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皮肤异常或1岁后仍无改善,需就医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皮肤疾病等病理因素。多数情况下,2岁前头发稀疏会随毛囊发育逐渐改善,无需过度焦虑。